1、我廠用A-O法處理含有氨氮的污水,以前運行正常,最近經常在回流沉淀池出現污泥厭氧反硝化,引起污泥上浮現象,污泥流失,影響出水水質。如何解剖?
答:解決辦法:(1)控制好反硝化條件,盡可能去除硝酸氮;(2)增加沉淀池的出泥量,以降低沉淀池的污泥層高度,使污泥在泥層的停留時間減少,可防止污泥缺氧;(3)條件允許的話(不影響缺氧區的缺氧環境)盡可能增加好氧區的溶解氧,使進入沉淀池的污泥不缺氧。上述第一條是為了使進入沉淀池的硝酸氮大大減少,不會發生嚴重的反硝化,后二條措施是即使有大量硝酸氮進沉淀池,但由于不缺氧也就不易發生反硝化。
2、目前我廠處理規模為4萬噸/日,有兩個濃縮池,設計污泥量為5600kgDS/d,污泥負荷為50kgDS/m2?d。但因施工造成兩個池的進泥和出泥不平衡且極不容易調整。經常造成一池污泥過多發生厭氧并導致濃縮機負荷過高燒壞電機。
前段時間,在一個濃縮池故障不能及時排除的情況下,采用單池運行,污泥量在4000kgDS/d左右,污泥負荷為61kgDS/m2?d。在此負荷下運行,該池沒有出現因負荷過高而導致濃縮機故障。單池運行比雙池運行管理簡單且出泥穩定。試問,濃縮池的最高負荷可達多少。最佳的范圍又是多少?
答:是管理不當造成的,二池的進泥量可以通過進泥閥調節的,如果象你所說的因施工問題二池進泥量不能調節,那濃縮池的出泥量總可以調節吧,進泥量大,又不能關小,就要增加出泥量,把出泥調節閘門開大,使池內污泥層下降,這樣可減少濃縮污泥在池內的停留時間,以防污泥發酵。濃縮池還可以交替運行,運行管理中的調節手段是多方面的。至于濃縮池的負荷等與污泥含水率、性質等有關,各廠的情況都不同的。
3、MLSS可用懸浮物的方法測定嗎?
答:MLSS只是很粗略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,當然不能用懸浮物的方法測定,因為MLSS包括固定固體和揮發固體二類,固定固體是無機物,揮發固體是有機物+微生物,如果用懸浮物的方法測定。一些溶解性的有機物和游離細菌就流失了。
4、在運行過程中,氧化溝表面有一層厚厚的污泥堆積,粒徑約1mm左右的污泥顆粒泛黃色,時常會造成二沉池大量飄泥,污泥返白,有絮體隨出水一同流出,SV30迅速下降,處理效果喪失,堆積污泥減薄消除。周而復始,請問其成因和控制措施。 答:說明污泥已失去活性,使ESS增加。有二種可能:一是污泥自身氧化;二是污泥中毒。從你所描述的現象看,前者的可能性大,可測定一下比耗氧速率,即內源耗氧速率與基質耗氧速率之比來確定,針對性采取措施。 5、AB法A段如何控制?是從一沉池以等同的流量給A段連續回流嗎?SV30應控制在多少?是5%-10%嗎? 答:A段的回流比應該大一些,但也不能使污泥在一沉池的停留時間太短,雖然A段主要是吸附為主,但也有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的,生物降解大多在沉淀池內進行,只有將吸附在污泥表面的有機物降解,才能恢復吸附能力。應該用MLSS來控制,在污泥沉降性能穩定時也可用SV30,要根據實際情況定,沉降比5%-10%太低。 6、如果一家污水廠運行一兩年處理效果沒達到較佳狀態,那是不是應該考慮重新培菌(換泥)?換泥跟開始時的培菌有什么不一樣呢? 答:不用換!如果運行條件不變,換了也會一樣的,即使你用優勢菌種投加也沒用,只能維持一段時間,重要的是控制好運行條件,如果是設計上的的問題要及時整改。 7、我調試的是工業廢水。工藝為水解+厭氧+好氧池1+好氧池2+沉淀。由于安裝問題,曝氣池布氣不均勻(圓形曝氣頭曝氣),每個曝氣器處,均有一個類似噴泉上下翻滾(直徑1m左右),曝氣不均,對處理效果有多大影響?還發現曝氣區填料掛膜較少,鏡檢有大的后生動物,沒有發現其它生物,填料生物膜表面為淡黃色,曝氣區外的生物膜厚達3cm,能給我解示一下嗎? 答:你所說的情況不能說是曝氣不均,是正常現象。還有你說生物膜不多,不知是多少?如生物膜把填料基本覆蓋就很好了,至于說曝氣區外的生物膜厚達3cm就是嚴重結球了,要采取措施,如用大氣量沖刷和厭氧脫膜等措施。